2025长三角国际化工产业展览会 时间:2025年11月4日-6日 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山东炼化转型看好哪些新赛道?


山东省三大炼化项目


近日,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现场拆除开工仪式在山东淄博临淄举行。标志着该项目从前期策划阶段开始转入现场实施阶段。该项目总投资244.93亿元,主要建设1000万吨/年常减压、100万吨/年乙烯等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


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是中国石化与山东省深化战略合作、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建成后,齐鲁石化将实现乙烯原料完全自给、汽煤柴油收率大幅优化,产出高端碳材料、高纯氢气等产品,项目计划2027年建成投产,建成后齐鲁石化将形成16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的生产规模,成为国内首个集炼化、高端材料、氢能于一体的绿色智能示范基地。


该项目是山东省今年重点推进的三大炼化项目之一。2025年1月20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整合建立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高标准推进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争取东明石化炼化一体化、东营港PX上下游配套等项目获批实施,加快董家口炼化等项目前期工作。


董家口炼化项目,即青岛石化搬迁改扩建项目,源自青岛市对标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市多项炼化项目成形,在炼化一体化方面一直没有大动作。青岛石化产业近几年一直产业规模偏小,增长乏力,产能整体仍然偏低端。为此,2022年2月份,青岛市政府已经与中国石化集团达成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将青岛石化搬迁至董家口石化片区,建设成绿色低碳新材料的产业园区,目前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建成后将实现青岛石化的搬迁。


3月10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公示。项目总投资738亿元,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东明石化产业园,主要建设1500万吨/年常减压、16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对二甲苯及下游配套装置36套。项目以生产高端石化产品为主,并兼顾生产清洁油品。项目配套建设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为下游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生产提供规模化、具有竞争力的基础原料,建设EVA、PO/SM、ABS、FDPE、UHMWPE、m-PP、EPOE等化工装置,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项目建成后,东明石化油化比将由5:5调整为3:7。 






转型升级之路



随着中国原油进口量高企,新能源汽车来势汹汹,成品油市场过剩产能问题凸显,再加之大炼化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多重冲击下,单纯依靠传统炼油模式的炼化企业,已经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向产业下游化工领域寻求转型是大型石化企业必走之路。


自2018年山东省启动新旧动能转换,多个地炼企业面临抉择。拆除1.2亿吨落后产能、整合45家小炼厂,建成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基地......那些敢于断臂求生、押注新赛道的企业,已经杀出血路。东明石化斥资80亿元建高端聚烯烃装置,利华益集团碳三碳四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齐鲁石化首次引入高端专用碳材料产品;烟台万华积极拓展精细化学品与新材料领域;京博石化在新材料开发中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展产品的绿色化与高端化转型……






看好这些新赛道




01
齐鲁石化


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涵盖炼油和化工两大板块,包括新建7套装置、异地搬迁新建2套装置,以及相应的储运、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新建或改造。


项目完成后,齐鲁石化的汽煤柴油收率将从2023年的50.7%降至39.89%,大幅提升自产乙烯原料产能,实现年增92万吨,乙烯原料自给率100%。新建装置将年产62.5万吨高端专用碳材料产品;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将年副产高纯氢气0.54万吨,纯度高达99.99%,满足燃料电池氢的标准;改造后的23.4万吨/年氯乙烯装置将使公司氯乙烯产能增至61万吨/年,延伸产业链,生产高端聚氯乙烯下游产品原料;新建18万吨/年装置将对混合芳烃进行吸附分离,获得高附加值的三甲苯产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对不同碳九芳烃的需求;新建的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将充分利用乙烯资源,满足高压电缆绝缘基料的市场需求。



02
万华化学


近年来,万华在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的布局紧锣密鼓。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板块主要有两大基地:一是烟台工业园,主要布局有聚氨酯材料(TPU、ADI)、高性能塑料(尼龙12、MMA、PMMA、PC)、半导体材料(抛光垫、抛光液等)、香精香料(柠檬醛及衍生物、 W酯 )、维生素VE)等。


二是眉山基地,主要生产水性树脂、生物降解材料(PBAT、PLA)、新能源材料(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等。正在建设的产能有7.5万吨TPU、4.8万吨柠檬醛、39万吨PC、7.5万吨PLA、8万吨NMP等。



03
滨化集团


2024年,滨化集团规划了面向未来的“北鲲计划”,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是“北鲲计划”之轻烃协同深加工产业集群的核心项目。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年产6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80万吨丁烷异构、15万吨合成氨、10万吨甲胺、24万吨环氧丙烷联产74.2万吨甲基叔丁基醚等装置。目前丙烷脱氢制丙烯等装置已建成投产,环氧丙烷联产甲基叔丁基醚装置计划2025年1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围绕渤中19-6带来的丰富凝析油气,布局高端新材料、新能源化学品产业链,联合优秀头部企业,共同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一体化产业生态。



04
东明石化


2023年初,东明石化旗下山东劲海化工40万吨/年HDPE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2024年3月29日,东明石化盛海化工烯烃新材科技示范项目40万吨/年HDPE装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计划总投资116亿元,主要建设1套40万吨/年FDPE装置、1套40万吨/年HDPE装置、1套35万吨/年PP装置、1套20/45万吨/年PO/SM装置、1套20万吨/年EVA装置以及配套公辅设施。将生产全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高端烯烃新材料,包括高端茂金属聚乙烯专用料、高端聚乙烯注塑专用料、多峰聚乙烯薄膜专用料和高性能聚乙烯管材专用料等,进一下延伸产业链,迈向新材料领域。


此外,东明石化又投资220 亿元建设30万吨UPC科技试验项目,并与中科科乐建设5000吨 / 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项目,加速向石油产业链下游化工领域深度转型。



05
京博石化


目前,京博投资逾200亿元建设绿色化工和高性能材料新旧动能转换综合体项目,着力打造炼化一体化、高端化工和高性能材料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其中主要包括溴化丁基橡胶、高性能聚丙烯树脂、高性能改性乳化剂、K-COT制丙烯、干气综合利用制苯乙烯等8个项目,在"专精特新"上下足功夫。


内容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部分引用图片、表格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及图片、字体等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返回顶部